效实校友:毛尖——梦里的形状是宁波
2012-02-22
-
-
2012-02-22
字体大小 [ ]

编者按: 毛尖 1982——1988年就读于宁波效实中学,是效实北斗河文学社的创始人之一。现在是著名专栏作家,电影评论人,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在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上海等地报刊开设专栏,著有《非常罪 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等,译有《上海摩登》(李欧梵 著)。

毛尖,人称小资教母,风靡华文读者群的女作家 董桥折服于她的文采,为之惊叹, 梁文道认为她的散文有一种智慧。她是宁波人。

毛尖这个名字,在当下中国乃至海外的华文读者群中,被视作一个标记。  

如果你不知道毛尖,如果你没有读过她那些精辟、幽默的专栏文字,那些追魂摄、趣味十足的精彩影话,或许可以算得上out了。

  近年来,香港、上海以及新加坡等地报刊都有她的专栏,去年还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散文家提名。正当红!

鲜为人知的是,一直被称为上海女作家的毛尖,却是地地道道的阿拉宁波人。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名噪海内外华人圈的作家。

   记者

  从来都有宁波的影子

  18岁以前,毛尖一直生活在宁波。小时候住在解放桥边的宝记弄26号,可惜现在老家已经被拆迁得认不出来。虽然离家多年,但她仍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房子的门牌号,至今,我梦中的道路,还是宝记弄,是槐树路,是我穿过解放桥去效实中学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马路。

  有人误以为毛尖是笔名,因为毛尖茶太出名,毛尖说:是真名,我姐姐叫李枫,跟我父亲姓,我随母亲姓。我外公生了两女儿,想要一个跟他姓的孙辈,因此我这名字在我出生前就起好了,主要因为我外公爱喝茶。

  少女时代的毛尖聪明又有悟性,在文学上已渐露天赋。有一段时间,她最喜欢看的书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其中有一幕还永远定格在了她的脑海中,她描述道:我十五岁,表弟十四岁,一人抱两本新买的《笑傲江湖》,天兵天将似的,飞驰回家。在弄堂口,表弟大着胆子,向美丽的邻家大姐姐吹声口哨,于是被开心地骂一声小阿飞。

  那是毛尖少女时代最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也都和表弟有关,她告诉记者:我们一起干的那些坏事,一起看的那些,可惜表弟在我们初中毕业那年,去甬江游泳再没回来,所有的美好回忆如今都成了伤痛。为此,她特意给记者发来纪念表弟的一篇散文,字字充满深切怀念。

  18岁那年,毛尖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而后攻读中文系硕士,又考取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我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回宁波,偶尔也回去开个会什么的,父母和姐姐一家都在宁波。她说,对我来说,宁波依然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息息相关的一部分。报纸上看到和宁波有关的新闻,会特别关注;路上听到宁波口音的人,会感到亲切。

  更关心这个世界的政治和文化

  在专栏女作家中,还有程乃珊和陈丹燕也都是以写上海成名的。如果说陈丹燕、程乃珊用作旧加虚拟方式,复活了旧上海的风花雪月、靡靡香气;那么把毛尖和程乃珊作一下比较,可能就很容易区别:程乃珊写的是资料,写阿飞就是阿飞,毛尖则写的是资讯,写阿飞为的是区别于古惑仔;程乃珊目的在怀旧,毛尖看似怀旧,目的却不是。

  著名作家董桥说:毛尖机灵,当今文章写得机灵的不多,真的不多,灵光江浙人毛尖最懂得,于是读毛尖文章惊叹,于是拍案,于是折服……

  文艺评论家梁文道觉得毛尖的散文才气洋溢,且带有一种聪明、皎洁的智慧,特别是她谈到或是一些人物时,效果更强烈。

  出版人杨全强则认为,文字对于毛尖不是用来展现文字本身的韵致,而是一件操练到纯熟的工具。也有评论称毛尖信手所写的文字风趣俏皮,花开满枝,小刻薄与含蓄诙谐依旧穿梭在文章里,是她的文章最易闪现魅力之处。

  的确,在毛尖一本接一本的著作中,这些特点跃然而出:《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慢慢微笑》《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乱来》《这些年》……她告诉记者,仅今年就要出4本书,其中,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一只老虎在浴室》首先与读者见面。这本书,主要是我在香港的专栏结集,在苹果上的专栏和几篇在明报月刊、明报上的文章。她介绍说。

  这些文章大多以影评的方式进行文化评论,和我十年前写《非常美非常罪》时候的影评应该说是很不一样了。毛尖自言,这些年,也许是年纪大了,更关心这个世界的政治和文化,所以常常会在影评中说东道西,是好是坏,还得读者说了算吧。

生活

  妈妈说我的生活没质量

  看毛尖的文章,似乎很小资文艺,因此曾有人说毛尖是小资教母我真是无论如何配不上小资教母这样的称呼,不管小资的意思是好的,还是坏的,我都不配。毛尖立即否定了这个说法,有意思的是,她马上又说:可是,话说回来,人文关怀小资倒也不矛盾,追根溯源的话,小资是很有人文情怀的。

  她进一步解释,这些年,她关注弱势群体(其实她并不喜欢用弱势群体这个称呼),也是真实的。这和她的学术环境有关,也和她的个人生活有关。毛尖的导师这些年带着她们在上海做文化研究,她们被他带动着关注以前不太关注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对网络对游戏对教育对底层等等的关注。另外一方面呢,因为毛尖自己有了孩子,对世界就多了责任和要求,因此也就更为贴身地感到,希望这个世界更美好些,美好到她孩子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孩子,都能幸福生活的地步。我想,多少也和这个有关吧,我自己觉得,现在的我,和文艺青年时代的自己,有些不同了。

   现实生活中的毛尖,没有刻意安排什么工作计划。每天的生活就是教学,写作和儿子。每天我自己去接儿子放学,等他睡着,我开始写作,白天或者上课或者备课。她开玩笑地说,所以,我妈觉得我们这一代女性很辛苦,家里事要做,自己事要做,还要做外头的事。她很同情我,觉得我的生活没有质量,呵呵。

  说起孩子,毛尖和普天下的所有妈妈一样,也是有很多话题。毛尖的儿子王子乔小小年纪已备受关注了,他幼儿园时的诗歌《风在算钱》: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钱币在飘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算钱,一度广为流传。他就是一个普通孩子。小时候乱写的一首诗因为我们贴在微博上,朋友转来转去给弄到中央电视台朗诵了一下,一下似乎出了名,其实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太小了,很懵懂。

  谈到对儿子的期许,毛尖说:我们只希望他健康成长,他以前最崇拜的是武林高手,前几天带他看了《碟中谍4》,现在改崇拜特工了。我想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大概是把对阅读的爱好传给了他,平时在家我们基本不看电视,所以对他而言,看书就是人生的基本状态,这个算是潜移默化吧。《三国演义》《水浒》《七侠五义》《封神演义》这些书,他都非常熟。当然,对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我们永远会首先鼓励他,去玩吧,去把你的精力发泄在滑滑梯上。

链接

  毛尖语录

  陆公子容颜娇美,有人说他长得像还珠格格,有人说像木村拓哉。去年华东师大开东方蝃蝀作品讨论会,说到全盛期的东方先生,老翻译家吴就说,长得跟陆公子一样清秀。全场目光扫向陆公子,他淡然一笑,端得是青春牡丹亭。毛尖如此述人。  

  大螃蟹上桌的时候,子善老师突然很沉痛地说,斑鳖圆寂了。一桌14个人,没看过当日新闻的,听到斑鳖,以为是哪个高僧的法号,问是哪个寺的,苏州西园寺;得寿多少,四百;大家吓一跳,原来不是人,是龟。阿弥陀佛,那是晚明的鳖。毛尖如此状物。  

  大宝做假钞,一不留神做了张面值15元的,丢了可惜,熬两个通宵整出来的。他就到街上溜达,溜到烤白薯摊前,白薯老头灰不拉几满口土话,大宝便上前,故意讨价还价一番,最后谈定一块钱两个。他掏出那张15元递上去,果然土老帽儿,找钱给他了。大宝那个乐呀,捧着白薯凯歌回府。回家坐定,大宝傻眼了。怎么呢?白薯老头找了他两张7元的……芙蓉姐姐语录现在已经全面顶替大话西游,她的话语特征完全是假钞性质的。表面上是真的,但没法落实。毛尖如此摹情。

http://daily.cnnb.com.cn/dnsb/html/2012-02/19/content_430613.ht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