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一早,阳光灿烂。曾经作为宁波效实中学1961届初中和1964届高中毕业的学子们,兴高采烈地聚集到阔别多年的母校白杨校区,庆贺跨越一个甲子的大团聚。
同学相见,格外亲热,彼此端详,笑而相拥。环游校园,瞻仰前贤,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想当年,我们这些走进效实的少男靓女,个个英姿勃发。同窗学友,一起度过充满憧憬、接受挑战、洋溢快乐的校园岁月。在效实校训的熏陶下,拳拳之心、殷殷之情、雄雄之志,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这两届经过效实哺育,从母校毕业奔向四方的风华学子,开始各自在人生旅途中飞翔、奋争和拼搏,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60年。回顾60多年各自经历,大家有说不完的话。这是因为我们这代人,从懂事起,就与共和国前进的节奏同步。我们都经历过风云的年代、变革的年代以及今天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年代。共和国壮丽的诗篇里,都有着我们的印记。在我们沐浴金色晚霞的时候,挥不去的怀念就是北斗河畔亲爱的效实母校!
-thumbnail.jpg)
我们不会忘记,当年教学广场那一对硕大的银杏,校门口中那两棵挺拔的梧桐,中山厅前那骄人的腊梅,它们美好又深邃的寓意一直浇灌我们的心灵。即便我们不少同学也遇到过挫折和艰难,但“效实胚子“的精神始终激励我们踔厉前行。尽管我们同学中并没有耀眼的光环,但我们都曾在各自领域和岗位上作出了为国为民的贡献。这就是最朴实的人生。
我们不会忘记,当年倾力于效实建设的老书记、老校长的劳苦功高。特别是秉承国粹、学贯古今的老教育家李庆坤校长的儒雅形象和谆谆教诲,时时浮现脑海。
我们不会忘记,当年给我们上过课的师德高尚、教风严谨、施教有方的师长。诸如竹之筠、韩烈沼、汪文英、王星烨、宓乐群、王载懋、袁云康、袁伦聪、翁锦茂、邓诗亭、范琳琳、沈宗洢、张希圣等老师以及邵元中、冯中杰等老师。是他们,呕心沥血育桃李,鞠躬尽瘁扶学子,给了我们知识的累积、思路的开拓、品位的提升。我们永远思念和爱戴他们。
我们不会忘记,当年一起在课堂早自习、夜自修的学习氛围、一起不间断地迎接各种考试的紧张日子、一起无拘束地汗洒操场的锻炼时光、一起下乡参加春种秋收的劳动情景、一起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打趣展现纯真友爱的生动画面。
-thumbnail.jpg)
总之,这是一段令人梦绕魂牵的青春岁月、心潮澎湃的成长记忆。在我们即将都进入耄耋之年的时候,大家都好想回母校看看!
-thumbnail.jpg)
-thumbnail.jpg)
-thumbnail.jpg)
正是甲辰之年重相逢的共同心愿,由组织者汪子亮、谷德才、周国胜等发起聚会倡议并辛勤筹划后,得到了同学们广泛、积极的响应,有几位同学特地从天津、上海等地赶来。母校领导和校友会得知后,也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和帮助。
当近90位老同学齐聚在白杨校区会议厅时,大家都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和感谢对前来参加61届64届初高中毕业学生团聚会的朱敦礼老校长,以及尤甦、张明科、陈学仁、钱迪立、许龙贤等老寿星老师。我们把一束束五彩缤纷的鲜花献给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由衷敬仰和美好祝愿。重逢的师生们一起高兴地合照留念。这是一幅多么珍贵的历史留影!
汪子亮校友作为代表向老寿星老师们献花
会议主持人汪子亮中气十足慷慨激昂致辞,他说“今天,我们大多已白发苍苍,甚至步履蹒跚,脸上也满是岁月的痕迹,但当我们再次相聚,那些青春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母校,感谢校友会,感谢各届别联络人,感谢所有为这次同学会付出辛勤努力的组织者们,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有机会再次相聚,重温旧梦。”
-thumbnail.jpg)
汪子亮校友主持
神采奕奕的朱敦礼老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朱校长六十年前就是效实中学的副校长兼教导主任,他平时工作繁忙,虽然没有给61、64届毕业班级兼过课,但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六十年后,他还能清晰地回忆这两届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生动事例,不少学生的姓名和特长,都能如数家珍。兴奋之余,朱校长还当即为我们跨甲子团聚吟诗两首。
其一是《毕业六十年重聚母校》。“北斗河书声琅琅,奔前程风雨沧桑。柳溪河笑语盈盈,聚母校回忆无尽。”
其二是《昨天今天明天》。“昔日黑发少男女,今朝华发俏翁妪。八帙老生似中年,百岁有幸也可期。“一席谈笑风生,博得阵阵掌声。
-thumbnail.jpg)
朱校长致辞
-thumbnail.jpg)
在欢声笑语中,两届学生代表闻勇仁、李尧淼、仇德芳、叶成法、周国胜、谷德才、詹永乐、朱绣鑫、董信泰等先后发言,对筹备组同学完美策划、辛勤奉献给予高度赞扬,对六位老师不顾高龄到会庆贺并发表精彩演讲表示衷心感谢,对六十年前结下的同学情师生情感到万分欣慰。周国胜同学还特意回顾60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给他的毕生激励。叶成法同学发言时讲到当年,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大家纷纷追忆在效实时的学习生活,对初中时期参加的大炼钢铁、双抢劳动、开办农场等活动印象尤其深刻。进入高中以后,学校组织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学《毛选》活动,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交流发言的同学都表示,六十年前母校哺育我们成长,老师教导我们成才,六十年来,我们以效实为荣,按校训做人,为母校争光添彩。我们衷心地感谢母校、老师的教育培养,真诚地祝愿母校蒸蒸日上,取得更大成绩,祈愿各位敬爱的老师福寿绵长。
效实中学顾乐波副校长、效实中学校友会王伟江秘书长也相继发言,他们对六十年前老校友回母校聚会表示热烈欢迎,对老校友毕业后发扬母校光荣传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为家乡建设作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希望老校友们健康长寿,一如既往地关心母校的发展。
两届同学大团聚,引起了同届同学的热烈反响。正在日本探亲的林芳定同学,因身体原因未能如约的童翔卿同学,在河南的秦立国、李昌林同学、在南京的蔡汉琏同学等纷纷来电来信,向大聚会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到会老师和同学致以亲切问候。因病未能到会的本地同学应雪芳等都在微信群里分享盛会的情景,并发表感想。大家也对克服康妮台风袭扰,如期赶会的上海董信泰同学、天津朱绣鑫等同学表示赞赏。
主动参与这次同学会筹备和会务工作的同学还有王敏珠、冯幽琴、李尧淼、仇德芳、姚才良等同学。
聚会是短暂的,但回忆是永恒的。我们曾在美好的校园相互认识,我们也将在美好的明天相互祈福。难忘今朝,不论天涯和海角,神州万里同环抱。共祝愿祖国好,家兴旺。青山在,人未老。期盼我们会聚一起再相邀!
本文由董信泰、周国胜校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