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 | 1969届校友董幼祺荣获医师终身成就奖
2025-08-22
效实中学校友会
效实中学校友会
2025-08-22
字体大小 [ ]

日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浙江省“仁心仁术奖”评比结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氏儿科”传人、浙江省国医名师董幼祺教授荣膺浙江省“医师终身成就奖”。

医师终身成就奖是医学界授予临床医师的最崇高的荣誉之一。它并非旨在奖励某一项具体的科研成果或成功的手术,而是为了表彰一位医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为医学事业、患者福祉和社会健康所做出的持久、卓越且影响深远的贡献。

其核心理念是:“大医精诚,止于至善”。它褒奖的不仅是对医学“术”的精湛掌握,更是对医德“道”的终身恪守与弘扬。

从医五十余载,董幼祺教授始终以“护佑患儿、传承国粹”为己任,在中医儿科领域深耕不辍。他既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中医儿科名家,也是推动中医儿科发展、传承国医薪火的学界泰斗,更是坚守医者初心、无私奉献的医德典范。他的每一步足迹,都镌刻着对中医药事业的赤诚、挚爱与担当。

1、半世纪坚守临床,仁心守护万千童

董幼祺教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氏儿科”的传承人,不仅是宁波市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荣获浙江省国医名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等诸多殊荣,在中医药领域享有崇高声望。

五十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累计为超过100万人次的患儿解除了病痛。自2001年起,董老每周前往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开创了宁波医生受邀赴上海坐诊科研的先例,如今已坚守整整二十三年。如今年逾七旬,董老依旧坚守一线,深耕诊疗、教学与科研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仁心仁术与执着不渝。

2、勇攀学科新高峰,创新传承续华章

在学科建设与传承发展的道路上,董幼祺教授步伐坚定,成绩斐然。他以“董氏儿科”为坚实基础,积极推动宁波市多学科协同发展。积极协调对接医生前往上海向全国名中医学习,成功填补了宁波当地失眠、风湿病专科的空白;借鉴先进经验,主持开设名中医诊疗中心,引入“冬令膏方”调治门诊,切实解决了宁波群众“看名医难”的问题。

在传承方面,他将董氏儿科“推理论病、推理论治”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创新性地提出了临证九诀与小儿用药六字要诀,并将其深度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针对疾病谱的变化,他总结出活血透疹法治疗麻疹、清营转气法治疗川崎病等一系列独特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中医儿科临床实践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3、科研育人齐发力,硕果盈枝传薪火

在科研与教育领域,董幼祺教授如同闪耀的星辰,光芒四射。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省级课题,荣获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众多重量级奖项。主编、协编了多部专业著作以及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在国家、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制作了70余部专题讲座DVD,科研成果极为丰硕。

在育人传承方面,他更是不遗余力。积极推动继续教育与基层帮扶,举办国家级、省级继教班20余次;近20年来长期帮扶指导慈溪市中医院、象山县中医院、宁海县中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助力提升基层中医儿科诊疗水平;构建完善的教学带教体系。作为国家级中医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儿科基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点、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博士联合培养点,以及温州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等教学医院的核心力量,团队承担着研究生、本科实习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市各基层单位进修医生的教学带教任务,每月定期组织教学小讲课。

从2021年到2025年,带教规模持续扩大,为中医药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搭建多元传承平台,建立了5个传承工作室,包括国家非遗董氏儿科工作室、上海董幼祺名老中医工作室、象山董幼祺名老中医工作室、镇海董幼祺名老中医工作室、海曙董幼祺名老中医工作室,并培养带教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研究生2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5名、海外留学生5名、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4名、浙江省基层名中医1名、宁波市基层名中医2名、宁波市名中医3名、宁波市中青年名中医3名、西学中学员及医院学科团队等,让董氏儿科的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得以更广泛地传承与发扬。

他甘愿成为培育中医药人才的园丁,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岐黄薪火得以代代相传。

4、清正廉洁守本心,无私奉献显担当

董幼祺教授始终坚守廉洁自律的操守,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用实际行动维护着医者的圣洁与尊严。他热心公益,多次为困难群体慷慨解囊,2005年向医院结对的病困户捐款2万元,2008年在四川大地震时捐款1万元,新冠疫情期间带领团队制作万余防感香囊免费赠予幼儿,日常对困难病孩的帮扶更是数不胜数。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他勇挑重担,担任宁波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组副组长,牵头制定小儿中医治疗与预防方案;在甲型H1N1、手足口病防治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创制了“防感香囊”、“冬病夏治预防咳喘贴”等实用方药,用中医智慧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彰显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五十余载的春秋岁月里,董幼祺教授怀着悬壶济世的初心、开拓创新的决心、立德树人的匠心和无私奉献的仁心,在中医儿科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保障作出了杰出贡献!

人物简介

董幼祺(1953~ )

董幼祺,1969年效实中学初中毕业。宁波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老中医学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系著名的“董氏儿科”第五代传人。自上世纪70年代起随祖父——全国名老中医、中医儿科泰斗、上海中医文献馆馆长董廷瑶教授学医。其后秉承祖业又勇于开拓,潜心挖掘我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宝藏,并应用于儿科疾患及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撰写论文30余篇,先后在国家级、省市级等专业杂志上发表。由他主攻的省级科研课题——《结肠合剂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临床及实验研究》,填补了中医药对该病研究的空白。协助编著《幼科刍言》、《董廷瑶幼科撷要》,主编《董氏儿科》,为后人研究董氏儿科作出了贡献。2007年先后被评为全国“医师奖”,市“突出贡献专家”和宁波第二届“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2022年5月23日,浙江省2021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为优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