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美华人30岁以下青年精英榜”评选结果揭晓,2021届校友田家源榜上有名
2023-03-24
校友会秘书处
校友会秘书处
2023-03-24
字体大小 [ ]

倍受社会各界瞩目、特别是华人新生代、留学生和“海归”群体高度关注的2023年度“全美华人30岁以下青年精英榜” (AACYF Top 30 under 30) 榜单,历经3个月的评选程序,于2023年3月19日在洛杉矶揭晓。本年度评选入榜率仅为4.72%。

由非营利组织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英文《洛杉矶邮报》等机构联合主办的这个年度评选是在全美、也是在海外第一个专门面向华人新生代留学生和“海归”群体设立的专业奖项,被认为是全美青年创业生态圈中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其中,效实中学21届校友田家源成功入选,为最年轻的入榜者(20岁)。

田家源,世界创新性排名第一的密涅瓦大学Minerva University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双专业学生,曾参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学活动、麻省理工学院科研活动,Global Citizen Year全额奖学金校友、达沃斯全球杰出青年领袖杭州社区成员、G20青年企业家联盟菁英人才、博鳌亚洲青年新锐。现任世界公民年中文媒体机构创立者兼负责人,致力于为中文社区打造更多青年赋能的优质平台。

曾任APEC亚太地区媒体代表、世界青年峰会智库研究成员、LOFFICIEL新媒体编辑、Panopath留学生过来人主编等职务。于本科申请阶段同时被密涅瓦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内的21所大学录取,其中8校提供总计超200万元的奖学金。鸥鹭学社核心成员、哈佛创投俱乐部消费科技社区创始团队成员、世界青年峰会未来合伙人。

曾出席多场论坛与峰会并作演讲,包括首届得易国际青年领袖展、ELS领光者理事会分享活动、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学院咖啡”活动等。

当得知自己作为最年轻的入选者,成为了2023年度“全美华人30岁以下青年精英”的那一刻,第一反应自然是不敢相信。作为海外第一个专门面向华人新生代和留学生和“海归”群体设立的专业奖项,本年度的评选入榜率甚至低至4.72%,因此也更加荣幸能与来自各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入榜前辈学习。

创新创业,是这个精英榜单的核心,对我而言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创造,是将内心热爱付诸于行动的最好方式。在高中时期,我便成立了国内首档聚焦权益的播客平台,维护不同群体的权益。或许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对于媒体以及品牌的兴趣,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录制节目、剪辑、宣发以及对外合作当中,提升了对于市场趋势和文化潮流的敏锐度。

“精英”这个词不太亲民,但是我所做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希望解决某个领域的特定需求。有着多元留学与生活背景的我,察觉到带来信息差的墙壁始终存在,让许多同学无法清楚地认知到另一个国家、另一种文化的呈现方式,于是我担任了国内最大的留学生平台Panopath的主编职务,传递了许多精彩的留学故事。每一次的对话,都是最佳的成长与学习机会。

随着我不断地在媒体领域中深耕,更为宏大的念头便时不时地冒出来:“针对海内外的华人群体,我们是否能建立一个青年赋能的社区?当我们的教育模式被严格的数字限定时,引入或是拓宽诸如间隔年在内的人生选择,能否在中华区得到实现?”

伴随着这些念头,以及“世界公民年”这一国际非盈利性的教育组织于近两年正式进入中国,我创办了中文媒体机构,与国内多家品牌或公司合作,尽一些个人的力量,撬动一些现状,是我在获得AACYF认可之余,收获的更加宝贵的财富。

我在效实中学度过了2018至2021这三年的时光,IB国际课程的学习为我之后成为一名“世界公民”奠定了潜移默化的基础。当我对于未来的职业导向并没有十分确定的时候,这门课程体系给予了我绝对的自由度,让我在跨学科的沉浸中更加松弛地“创造”。在英语和数学得到满绩的分数之后,我同时选修了语文的高级课程:跨文化的意识和对世界更多的向往,是效实园赋予我的最难以忘怀的回忆。

作为效实IB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从效实毕业之后,我收到了来自二十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涵盖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地的院校,最终选择了密涅瓦大学,这所世界排名第一的创新性学校。在大一期间分别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和韩国首尔的沉浸式生活与学习,让我更为深刻地领略到了“华人”这一群体在世界各个角落不同的角色。就像《瞬息全宇宙》中所展现的那样,在西方世界,或是东方邻近国家,华人往往没有合适的渠道与资源,去追求更理想的生活。

与密涅瓦大学同学合照

这在无形之中,也坚定了我成立相关青年赋能平台的志向。但显然,光有一份远大的志向并不足够,更需要专业知识与素养的积累。在大二时期,因为机缘巧合,以及对于国内最高学府的向往,我来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参与访学工作。

在北京大学,我所修读的课程是工商管理,然而在此之前,我所修读的是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的双专业,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跨学科挑战,但是我却反倒觉得更加自如:过往关于社会现象的探索与积累,与众多留学生的深度交谈,创办电台后的合作精力,都让我对于品牌的理解更加透彻。在诸如品牌管理的课程上,我也常常会在脑海中想象:如果由我来建立“世界公民年”与“间隔年”的概念,那会是什么?

北大光华访学合照

我与世界公民年的故事,贯穿了我截至目前的大学本科生活。从旧金山到首尔,在这个国际非盈利性的教育组织当中,我经历了从学员,到校友,到媒体研究员,再到最终的相关机构发起人的身份转变:为华人社区搭建平台,为全体青年赋能机会,是世界公民年中文媒体机构的理念与目标。

世界公民年中文媒体机构发起并参与了许多知名合作,也带动了各种新式教育在中华区的普及。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与国际青年可持续发展创辩大会的合作。在第二届的比赛当中,世界公民年作为内容主创方参与到了辩题的设置当中,其中,我们给出的辩题是:“间隔年,是更应该深思熟虑地安排,还是自由自主地体验?”

间隔年,许多学生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尤其是在国外,这非常普遍。在高中毕业后,或者是任何一个学业阶段的中途,学生都有权利去暂缓学业,探索世界的另一面,或是倾听自己的内心。然而,间隔年也并非纯粹的舶来品,中国古代就有着“壮游”的传统,鼓励学生走出书斋,去见识真正的高古和帝国气象。

中文媒体机构的创立也因此让我成长。正如我们所推广的“间隔年”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当下“内卷”的时代,追寻内心所爱的行动方式,需要勇气,也需要如同我们这样的机构与社区去支持和鼓励。在过去我也有着欲速则不达的体会,而如今,沉淀与倾听,让我在创业与学习中,都更加自如,更加充实。

我们每时每刻都被机会环绕,但是能否抓住,或者系统性地整理,需要一定的精力与心血。因此,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珍视自己的每一次付出,从中习得经验。

其次,创新与创业可能是很多人的目标,内心的热爱才是推动一切进步的来源。从效实,到密涅瓦,到北大,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来源于对于特定教育模式或是领域的好奇与探索欲,如果没有这份热情,相信我所倡导的“小众”的教育与生活模式也不会被更多人看到。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更加多元地涉猎不同的领域与爱好。在效实中学就读期间,我感受到了来自国际课程不同学科的交叉,在密涅瓦大学,我来到了东西方世界,体会了世界的不同面,而北大更是让我对于品牌与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切都在耕耘中诞生,一切也都会有绽放光芒的那一天。

很高兴能与母校分享这份喜讯,希望效实中学越来越好。

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演讲第一名

分享